业绩“狂飙”!美的赋能科陆电子
发布日期:2025/11/17

一家连续亏损多年的企业,凭借大股东的品牌加持和全方位赋能,正在改写储能行业的竞争规则。
科陆电子在美的集团入主后,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扭亏为盈。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暴增579%,其中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77%,占总营收近一半,首次超越传统智能电网业务。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美的集团从资金担保、供应链、研发制造到品牌渠道的全方位支持,让科陆电子从债务危机中挣脱出来,并在竞争激烈的储能市场找到立足之地。
全面赋能的改造之路
美的集团对科陆电子的改造堪称企业重组的典范。2023年6月,美的正式成为科陆电子控股股东后,开启了一场不亚于二次创业的全面整改。
在资金层面,美的集团为科陆电子及其海外子公司提供总额23亿元的连带责任担保,专门对应外销业务供货协议,有效解决了公司海外业务的履约问题。
同时,美的集团旗下财务公司与科陆电子开展内部“资金池”合作,这种内部金融服务审批更快且利率更低,帮助科陆电子上半年财务费用大幅降至0.37亿元。
在供应链环节,美的将科陆电子接入自身年采购额超3000亿的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借助规模采购优势大幅降低公司采购成本,并导入美的“T+3”供应链管理模式。
科陆电子的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30天下降至2024年的101天,效率显著提升。
研发体系上,双方构建了“美的中央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科陆实验室”的三级协同研发体系。美的中央研究院拥有1700名专家与科陆300人储能研发团队协同合作,严格遵循“三个一代”研发标准。
海外储能业务的突破性增长
2025年上半年,科陆电子海外市场营收高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126.84%,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到49.78%,已与国内市场持平。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科陆电子海外储能业务的集中发力。上半年公司海外储能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58%,较2024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已成为科陆电子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科陆电子在美洲市场持续深耕,在北美累计交付近2.5GWh,市占率6%。同时,公司欧洲市场加速破冰,与保加利亚SunService、德国PAX Solar等签约,并新开拓希腊、捷克、波兰等新兴市场。
海外储能业务的高毛利率也是推动科陆电子整体盈利提升的关键。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2%,远超国内业务24%的毛利率水平。
得益于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的23.9%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以上。
隐忧尚存的发展挑战
科陆电子亮眼的业绩背后,风险并未完全消散。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90.88%;同时,公司流动比率仅为0.62,远低于2的安全标准,短期偿债能力持续弱化。
比现金流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高企的资产负债率。高负债率的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为扩张产能进行的密集投入。
科陆电子江西宜春储能生产基地10GWh产能已正式投产,印尼3GWh储能工厂也在加速建设,预计2026年可实现投产。
尽管美的集团提供了多方面支持,但科陆电子对美的品牌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2025年5月,科陆电子签署《商标许可协议》,允许在工商业储能产品使用“美的”商标,按销售收入0.6%支付许可费。
科陆电子还被南方电网公司采取市场禁入处理措施,处理期限18个月,期间不得参与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的所有招标活动。
而在此之前,南方电网是科陆电子重要的客户,公司近三年从南方电网体系取得的年平均收入约为3.32亿元,占公司近三年平均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10%。
科陆电子宜春储能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着将AquaC2.5储能系统装车发往欧洲。在另一边,印尼3GWh储能生产基地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计划2026年正式投产。
美的集团赋能科陆电子的案例,正在成为储能行业巨头赋能模式的试验场。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储能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机制逐渐完善,国内新型储能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在这个转折点上,品牌赋能、渠道共享与技术协同的新模式,或将成为未来储能行业整合的重要方向。
来源:预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