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躬身问道!中利王柏兴董事长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8/6/8

2018年6月8日 12:00 中利王柏兴董事长做客人民日报直播间《问道》栏目,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进行在线直播报道。

 

主持人:所以您看您这么多年做企业,对行业也是倾注了很多的情感,同时我觉得您可以想到把一些滩涂和一些废弃的土地把它利用起来,支起来四米高这样一个高度,既可以用来光伏发电还可以把土地去改良改善作为耕地来使用。说明您对于农民,对于贫困地区的这些人民其实是有情感的,否则我就在商言商,我就找块地,废弃的地,反正你也不用,我直接铺在地上做就好。

 

 

王柏兴:对,这个项目第一代也可以说是扶贫项目,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贫困县、贫困村,但省里面、市里面都有贫困村的。我们有一个中利光伏农业研究院,有技术人员,跟农科院合作的,我还有一个农业公司,和当地老百姓合作,我去干光伏,土地村里面租给我们,光伏下面还可以养螃蟹、养鱼、种蔬菜,有三层立体,上面光伏发电,下面有葡萄架种葡萄,下面养鸡。

 

 

王柏兴:他们一年净利润,净收益120万到130万,一个村里面,光伏企业投资的,租金交租,回过头土地送给他们,因为土地本来浪费。

 

主持人:在这个扶贫上,我想冒昧问一句,您所有无论在灵璧还是在西藏还是将来种什么中草药在西部地区,完全是公益性的投入吗?还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有所收益?

 

 

王柏兴:这是双赢的,我2016年底在灵璧推出之后,全国性我有一个公开的资料,我的价格总造价不超过7块,那个时候一般都是8块多的。好多同行还说呢,中利公司这么低价格,有的做一个县或者做几个村,我们是规模化的,要么不做扶贫,做做扶贫就不要想发扶贫财,但是要有一点利润,这样的话比较合理。

 

 

主持人:但是7块以下也是能够有一些微薄的利润吗?


王柏兴:有点利润的,同时我把主机销出去了,能够有点利润,这样做的话也是发展企业。主持人:而且解决产能过剩。王柏兴:对,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


 

 

王柏兴:从另外一个角度,我本身也是农民出身,我对农村是有感情的,那个时候差一点活不过来了,小时候没有东西吃,大人吃树皮、野草,我们吃一点点稀饭的汤加点野草,那个时候没有扶贫,我们希望有人来帮帮我们,给我们几斤大米,所以这个方面包括五年来我在西部产业扶贫投了6个工程,宁夏、新疆、内蒙、青海,投了6个工程,总投资50多亿,解决了西部地区就业,3500多人,带动了其他配套产业服务业、运输、物流,带动了这些。但是作为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扶贫。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想问一下,其实您一直来讲,无论是电缆还是说我们的光伏还都是大家能够比较耳熟能详的一些领域,我听说最近您是在跟深圳的一家公司来合作,做新能源电池,这个会成为未来中利集团重要发展方向领域吗?

 

 

王柏兴:目前来说只能是一个意向。我们合作这个项目,目前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是做了300公里以下的。两年以后国家补贴可能没有了,以后都要400公里以上。这家公司技术上很好。我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大发展。

 

 

编后语:
       3年多来,中利集团在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指引下,积极创新光伏扶贫工程的系列行动。
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2015年中利集团,用光伏产业与现代化大农业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成功研发了“智能光伏+科技农业”的全新一代农光互补。这个项目不同于普通的地面扶贫电站,中利的“智能光伏+科技农业”项目,将光伏支架桩距跨度扩宽到10米,组件高度抬高到4米以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化耕种。光伏组件单板安装、倾斜度等技术,满足了农作物太阳光照达到70%以上。


 

 

       中利集团的创新三代农业光伏精准扶贫项目,切切实实让贫困区的贫困人口脱了贫,致了富,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中利集团董事长王柏兴表示,中利集团是在党的殷切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担当,在助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贡献力量,让每一个人在实现小康路上都不掉队。

 

来源:人民日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