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最高级”!西南这座“绿色三星”建筑竟有36岁“高龄”

发布日期:2021/5/10


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而言

历史超过30年的建筑物其实已经很老

但在成都

始建于1985年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

尽管已经36岁“高龄”

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节能改造

它获得了西南地区

国内首个“绿色三星”认证

这是国内绿色节能建筑的最高级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这座大楼的新生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当前,建筑物的碳排放占据全社会碳排放的四分之一,大面积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非常重要。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唯一的“绿色三星”就将成为历史,而变成百个、千个、万个……


       首个引领,万千跟上,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走进这个“唯一”,一探究竟。



怎么样?


       年节能60万度电,可供200个城市家庭用一年。低碳建筑,不仅意味着更节能,而是更智能,更舒适。


       从外观上看,四川省建科院大楼并无特别之处,不过里面上演的却是建筑行业领域里的一场变革。


       在大楼管理运营方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了楼顶。推开天台房门,忽然被一阵明亮的光线晃得直眨眼睛。



       屋顶上,一大片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像平整的镜子,在“吸吮”着阳光。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波告诉记者,这片太阳能光伏发电面板每年能产生13000千度电,基本满足了大楼的照明需要。



       一边可以自己发电,一边还节约电:在办公室内,高波指着天花板上的灯介绍说,公办区域全部使用了低功率LED照明灯。


       这种照明灯比传统的照明灯更亮,寿命是传统照明灯的两倍,却可以节能至少50%,“温柔的照明光线能够消除不适感,营造和谐的氛围。”


       省电的方式有很多。在高波的提醒下,记者注意到窗户玻璃是三层的。三玻两腔中空玻璃不仅将一环路上的噪声降到最低,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相应空调用电就大幅减少。


       一边增收,一边节支出,品迭起来,高波算了一笔账:经过改造的大楼与同类建筑相比耗能降低了50%,每年可节约60万度电,可以满足200个普通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绿色,不仅仅体现节电上,还体现于节水、节地。


       “你看我们的地板、门板都是用的可再生资源。”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注意到,这些均是就地取材,在原有大楼拆卸后,经过加工制作成了绿色环保材料,耐水防腐,将来需要换的时候,木塑板还能100%回收再利用。



       走进洗手间,大楼的卫生间也使用的是节水材质,比如红外线感应水龙头、脚踏式高效节水型蹲便器、红外线感应式小便器等。



       除了这些绿建节能的亮点加持,记者还发现大楼采用雨水回收系统,收集部分屋面、地面雨水处理后用于大厦绿化喷灌、道路浇洒等用水。


       整个大楼的副楼屋顶还变成多个园林小品形成的花园。高波说,这样的“绿景”也加强了大楼的隔热、隔声效果,起到了吸附飘尘和产生氧气的作用。


       节能降耗,更加绿色,只是这栋大楼的一大特征。智能智慧,更加出色。任意走进一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都可以发现这样的匠心:墙壁上圆形的空气监测器,可自动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旦超标便会通过带能量回收的新风系统进行循环更新。


       头顶上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开启后便会散发出蓝色的光,可对紫外线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房间内还装上了自动传感器,“如果人离开办公室忘记关灯,超过一定时间,便会自动切断房间照明。”高波说。


       更少能源消耗,更低的碳排放。据测算,这栋大楼,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70吨。相当于四辆排气量2.0升的汽车行驶2万公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更节能,更智能,体现在人身上,那就是更舒服。“节约并没有带来憋屈或寒酸,反而是更舒服。”走进这栋大楼,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这样说。毕竟,绿色建筑,以人为本。


怎么干?


       技术是支撑,但不仅限于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机制和管理。


       一栋36岁高龄的老楼,转眼却变成了一栋绿色环保大楼。它的“新貌”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华认为,本着以“节约资源、低成本、低能耗、精细化”为设计理念,科技楼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他对这些新技术如数家珍:BIM技术、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垂直+屋顶绿化、空气质量在线监测、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智能灯光+空调控制系统、新风热回收系统、集成智能化系统、外窗外遮阳技术等十余项。



       改造方案设计之初,第一步就是“转模型”——将从前手绘在纸上的施工图“迁移”到互联网上,以此为基础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即将翻新的科技楼搭建起三维建筑模型。


       高波认为这一步很关键。通过将施工进度和三维建筑模型相结合,模拟不同建造时间所需的费用、人工、材料等,以减少变更返工,保证项目竣工后的BIM模型与现场建筑物完全一致。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是大楼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


       “高科技很重要,但绝非全部。”话锋一转,高波一再强调,对于传统建筑的低碳节能改造,技术不是全部,更多是理念、体制和管理。


       以建筑外墙改造举例,旧楼南北两侧外立面为起伏不平的不规则波浪形,改造后,波浪形外立面的“缺口”全部“填满”,巧妙地设计为弧形,使其开口向北。



       这一改造,除了外表美观和增加建筑内部面积,还极大改善了室外风环境,提高了建筑迎风背风面的压差均匀度,有利于新风排出室内余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


       再比如,反光板也不是稀奇玩意儿,但通过巧妙的使用,便能有效引导室内天然采光,避免眩光,改善室内热环境。


       除了技术,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也是大楼低碳绿色运行的关键。


       一方面是加强能源管理。当前,大楼采用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可通过后端设置参数,人工智能对能源进行优化控制,比如自动调节水量大小、空调功率等,提升能效利用。


       另一方面,便是加强行为管理。通过制定绿色管理制度,明晰各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责任,使管理制度化、落实到人。同时建立起节能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鼓励绿色创意,惩处不关灯、关门等行为,引导提升员工绿色节能活动与绿色行为意识,维护绿色办公环境。


怎么推?


       把价格降下来,让信号明起来,让政策硬起来,让路子多起来,可以尝试探索相关利益分享机制。


       旧楼的新生,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一大批不符合当前节能环保要求的建筑提供了方向。尤其是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对建筑物进行绿色低碳改造,势在必行。


       问题是,如何行得通,行得快?省建科院建筑节能研究所所长于忠认为,需要解决“三不”问题:即不重视、不划算、不愿意。


       首先是不重视。当前社会对于绿色低碳建筑的认知度还十分欠缺,参与低碳生活的意识不强。许多人就算住进了低碳的房子里,对于碳排放及能源消耗仍然知之甚少,出现了问题,也不懂如何维权。


       第二是不划算。高星级的低碳建筑,会增加一定成本,对于开发商来讲没有充足的动力做得更好,大多只满足于“及格”,老百姓自己也没积极性,因为虽然节能,但过程会增加成本。结果是“节能不省钱”。市民自然没有积极性。


       第三是不愿意。目前对于低碳建筑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等,仍不够完善,这也导致了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


       于忠谈到,首先要在宣传引导上加大力度,在全社会深入普及低碳建筑理念,让公众更加直观明了地知道发展低碳建筑的意义,以及与自身的利益关系,从而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针对改造的资金问题,于忠认为,除了政府补贴,还可以尝试通过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来推行,“比如对大型公共建筑改造时,业主方可以用建筑能耗降低带来的经济效益作为付费,以此将业主方和改造实施方利益联结起来。”于忠说,如今,这种形式在四川已经有了一些探索,但总体还是偏少。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成都发布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