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北京绿交所副董事长梅德文:中国碳市场需认识5大国际形势

发布日期:2024/1/27



      暂停5年后,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重启,并举行了启动仪式。据介绍,CCER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对此,在1月24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专题推介会暨中欧协会新春交流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表示,“毋庸置疑,中国自愿碳市场发展将有力促进低碳项目融资,助力中国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


      梅德文还表示,“下阶段,一方面,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国内的碳抵销市场与碳信用交易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应与国际各相关方一起推动全球自愿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


      服贸会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大规模展会和交易平台,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


      面临五大严峻国际形势


      我国碳市场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开始至2012年,为CDM阶段,主要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第二阶段从2013年至2020年,为试点阶段;第三阶段为全国统一碳市场阶段,从2021年开始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每日综合价格收盘价在41.46-81.67元/吨之间。


      整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以来,交易规模逐渐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企业交易更加积极,市场活力逐步提高。但是与国际碳市场相比,中国的碳市场还有许多差距。


     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68个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其中有28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外有8个碳市场正在建设中。各类碳市场分别覆盖了1—7种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分别占其所在地区碳排放总量的18%—85%,碳排放总量约占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17%,年度配额上限从500万到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不等。


      2022年,全球主要碳市场成交额近8500亿欧元,其中欧盟碳市场成交额超过7510亿欧元,价格一度近100欧元/吨。


      不仅在成熟度、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等方面,中国碳市场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存在差距,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梅德文介绍:


      一是《巴黎协定》下国际统一自愿碳市场将会建立(SDM机制)。


    《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其已于2015年12月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实施。


      在其条款6.2和条款6.4,确定了两种不同的自愿合作机制。其中,条款6.2条为合作方法,是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议的合作方法,减排量超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国家将额外的减排量出售给未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国家;条款6.4为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一个由联合国专门机构监管的国际碳减排信用市场,允许国家之间交易碳减排信用。


      对中国而言,借助SDM机制,一方面,在减排成本低的时候,可以通过国际碳市场获得减排所需资金、技术;另一方面,当未来减排潜力减小、边际减排成本不断上升后,可以通过国际碳市场来履行自身的强制减排责任,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为部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争取时间和减排空间。许多国家已经开展针对第六条的能力提升、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等试点项目,但中国还未见到。


      二是行业减排机制的建立。目前,第一个行业减排机制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已经建立,其是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为全球航空业设定统一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方法的市场化减排机制。CORSIA是行业层面推动全球碳市场联通的重要尝试,将使欧盟、北美、中国乃至全球的碳市场通过多种自愿减排抵消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连接起来。


     三是构建全球统一的自愿减排碳市场的探索(ICVCM机制)。ICVCM于2020年9月成立,目标是提升自愿减排(VER)市场的规模化和效率,以便实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目标。其目标是基于产品和市场的双重雄心,一是建立一个新的、超越现有所有自愿减排标准的高质量和高诚信的自愿减排标准(CCP原则);二是要改变现有自愿碳市场分散、不透明和小规模的状态,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自愿碳市场,实现自愿减排信用在全球的大规模交易。


     四是2023年7月10日,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相关协议,将规范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这标志着供应链碳管理正式拉开序幕。


     五是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这标志着CBAM走完了整个立法程序,已经“正式通过”。碳关税的征收对我们国家有三个重要影响:一是倒逼中国企业采取措施降低自身碳排放;二是促使我国碳价上涨;三是可能促使制造业转移。


     梅德文认为,在国际碳市场碳交易套利、国际民航碳交易体系即CORSIA、欧美即将推出碳关税CBAM与减少通货膨胀法案IR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机制即SDM机制将要启动、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机制ICVCM陆续推出的背景下,全球自愿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我国自愿碳市场也必将走向市场化、金融化和国际化。



来源 :华夏能源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