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活力涌动!从地方两会看2024年能源电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4/3/2



       年初,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晒“成绩单”,定“任务书”,绘“施工图”。从地方两会观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脚步坚实、活力涌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各地全力发展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凸显了能源电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保障能源安全是稳经济的关键支撑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比2023年增长6%左右。


       用电量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稳定恢复,对电力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也对高质量的能源供给保障提出了新要求。


       “确保能源电力稳定供应”“统筹煤电油气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抓好能源增产保供,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就此作出安排。


       建设多元供给的能源保障网是重要内容。湖北加强煤电油气保供,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福建加大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统筹煤电油气保障。江西、青海等地着眼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稳定。


       记者注意到,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输电通道的建设。新疆将推进“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环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西藏提出持续推进金沙江上游、藏东南等清洁能源基地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甘肃争取陇电入鲁早日投产、陇电入浙开工建设、陇电入川核准推进。内蒙古将加快实施电力系统强网、外送、联网工程,建成张北至胜利、巴林至奈曼至阜新等工程,争取开工建设蒙西至京津冀输电通道工程,全面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新能源接入能力。安徽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多地关注电网工程建设,不仅是地方扩投资稳经济的积极行动,也将对能源供应保障大有助益。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电网在能源资源配置上优势明显。截至2023年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累计建成35项特高压工程。目前,金上—湖北直流、宁夏—湖南直流、哈密—重庆直流、张北—胜利交流等一批工程正加快推进。电网企业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多地给予电网建设政策支持,将形成能源保供合力,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电需要。


       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而近些年极端天气的多发,也给应急视角下做好能源保供出了一道考题。


       2023年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京津冀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均部署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北京提出加强能源、通信、环卫、应急等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天津着眼提升城市运行安全水平,将持续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水电油气运等要素供应保障;河北加快道路、电力、通信、市政等重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汛期前全部建成运行。


       深化能源共保互济,重庆加快建设成渝“氢走廊”“电走廊”;统筹城乡发展,山西将推进城乡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建设;西藏提出加快推进边境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安置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电网、公共服务、智慧边防等工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能源保供措施,因地制宜、多点发力,不仅彰显“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信心决心,也展示出能源电力行业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积极行动。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举措更具新意


       今年,各地2023年的“绿色”成绩单分外亮眼:天津投运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电力双碳中心;黑龙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9亿吨、占全国的42.7%……各地绿色发展所展现出的亮点,既体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也折射出中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强劲脉搏。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低碳转型仍是“重头戏”,多个省份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一些资源富集地区重点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一些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则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如新型储能、氢能等。


       各地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统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发展。山西预计今年电力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山东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浙江2024年计划新开工电源项目装机2600万千瓦,其中绿电装机占比85%。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34%,其中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过6700亿元,风电完成投资额超过3800亿元。


       作为各类能源转换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电网为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远距离输送提供强力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全力做好新能源发电并网消纳,2023年经营区域内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同比翻番,总装机容量超8亿千瓦。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用好“双碳”风向标布局相关产业,“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虚拟电厂”等关键词频现。同时,各地对于减碳降碳的关注度增加,“‘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碳市场建设”等举措均被提及。


       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福建、青海均提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中湖南明确2024年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三区三厅”示范工程,福建将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江苏着眼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稳步发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同时支持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提出努力将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建设成为“零碳岛”“低碳岛”和“负碳岛”。北京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能源供给与消费“绿”意更浓,推动减碳降碳的“新”意更足,各地正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能源新兴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4.7%,第三产业增长5.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7%。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30.3%,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0%。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7%,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梳理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多地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一揽子”举措。


       能源电力领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加快发力,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各地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北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等地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储能、氢能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获青睐。


       以新型储能为例,2024年河北将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和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山东将推进潍坊、泰安、枣庄等抽水蓄能和临沂光储氢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成肥城盐穴压缩空气、寒亭电化学储能等项目;江西提出努力在元宇宙、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抢占先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各地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含智量”提升。山西、黑龙江关注煤矿智能化的工作。河北、四川均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内蒙古瞄准新能源运维服务业,提出大力发展智慧检修、精细管控、设备优化等服务产业。青海将建设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江苏着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数智化坚强电网”。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将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快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产生积极影响。


       从地方两会看发展,各地正全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于能源电力行业而言,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能源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既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也布局未来更高质量的能源供给,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加蓬勃的动能。(记者 马佳)


来源:国家电网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